一、古代鞋子多高?
过去古人穿的鞋子大概有20公分左右。
二、古代鞋子名字?
鞋,是履、靴、鞋、屐的统称,古时称鞜、靸或履,也有称为屦、屩、屐、鞮的。
履、屦为同一物,只是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
汉代以前,称屦,多为由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
后汉称履,它是由麻、丝制成的鞋。
屩,系草鞋。东汉刘熙所撰《释名 释衣服》:“屩,草履也……出行著之,屩屩轻便,因以为名也。”
屐,也是鞋子的一种,通常指木底,或有齿,或无齿,也有草制或帛制的。《释名 释衣服》:“帛屐,以帛作之,如屩之。不曰帛屩者,屩不可践泥也,屐可以践泥也。此亦可以步泥而滚之,故谓之屐也。”
《宋书.谢灵运传》:“灵运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
鞮,是指用兽皮做的鞋。
靴,是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靴,随胡服的传入逐渐普及,在汉代后期大量出现,到唐代普及。
《晋书.刘兆传》:“尝有人著靴骑驴,至兆门外。”
靴的特点是保温性强,在泥土、沼泽中行走,便于骑马等。
鞜,也是指用兽皮做的鞋。《汉书.扬雄传下》:“躬服节俭,绨衣不敝,革鞜不穿。”
靸,则是指拖鞋。《急就篇》卷二:“靸革是昂角褐袜巾。”颜师古注:“靸谓韦履,头深而兑,平底者也。今俗呼谓之跣之。”亦名靸鞋,三代皆以皮为之,始皇二年改用蒲制,从晋到唐多草制,梁武帝时曾用丝制。
陶宗仪《辍耕录》卷十八:“西浙之人,以草为履而无跟,名曰靸鞋。”此时已提出拖鞋也是鞋的一种。
据考证,早在四千年前的夏朝,中国人已开始穿草鞋。
三千年前的《周易》中,已有“履”字的记载,并明确履就是鞋。
南北朝时,传说有一女子做布鞋,内里用香垫子,鞋底用麻绳纳成莲花图案。这种鞋踏在泥土上,会留下美丽的莲花图案,时人称这种鞋为“步步生莲鞋”。
唐代,有人发明了适宜步行的“远游鞋”。据说,大诗人李白很爱穿这种鞋,尔后,许多文人墨客争相效仿,它的出现要比现在风靡全球的旅游鞋早一千多年。
在古代的齐鲁大地,还流行一种面上用牛皮包的鞋,名日“踢死牛”。
屐,一般采用木制。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流亡国外19年,即君位后封赏随从。其中有一个名叫介子推的臣子,他不愿接受晋文公的封赏,于是隐居深山,敦请不仕。晋文公一怒之下,以焚山相胁,而介子推抱树焚死。事后,晋文公甚为哀惜,便以此树制成木屐以作纪念,于是木屐在民间广为流传。
东晋时,著名诗人谢灵运发明了“谢公屐”,屐底有齿,上山时用前齿,下山时用后齿,是理想的登山鞋。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下了“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著名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登临高耸人云的天姥山,尽情享受“神仙世界”绮丽的乐趣。
古人穿木屐,一是为了凉爽,行走硬朗;二是为了防湿,尤其是潮湿阴雨的南方,常把木屐作为雨鞋穿用。
在明末清初,仕女和小孩多穿红色木屐,而男子则穿黑色木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便鞋。即使是姑娘出嫁,也要漆画彩屐作为妆奁。
在中国古代,鞋、靴、屐,是分得很清楚的,什么场合穿靴,什么场合穿鞋或屐,都有严格的规定。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鞋的传说很多,如:
“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至其坐,至三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削足适履”(《准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扰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寇准背靴”以及“穿小鞋”等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典故和传说。这些富有哲理的典故和传说给人们带来许多启迪和警示。
三、古代男子鞋子种类?
汉代布自帛鞋的鞋头多呈分叉状,底用麻线编织,称之为双尖翘头方履;
魏晋时期一般鞋的前端织有双兽纹饰,配色和谐,鞋式优美;
北齐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流行穿屐,所谡屐,指有木齿的鞋,它由扁、系、齿三部分组成。
宋代男性多小头皮鞋,上面也饰各式花鸟图纹。
明代男鞋多以厚实为主,质料样式多样,一般北方多穿菱纹绮履,江南多着棕麻鞋;
元末明初还流行鞋头高耸,鞋底扁厚的布帛鞋。
清代男鞋以尖头鞋为主,其材料夏秋用缎,冬则用建绒;其有厚底薄底之分,面作单梁或双梁,鞋帮有刺花或鞋头作如意头卷云式。
四、古代鞋子的种类?
一、翘头鞋
鞋翘是古代鞋子的一个标志性特点,在很多电视剧中,里面的千金小姐所穿的也多是翘头鞋,纤纤玉足配上精致的翘头鞋,充满了古典的魅力。翘头鞋比较容易搭配衣物,适合比较正式的场合,例如节日、婚宴等,可以彰显出中国华夏之美。
翘头鞋可以选择的材料很多,富贵人家可以用罗锦绸缎制鞋,家境普通的可以用葛麻材料,翘头鞋鞋底很薄,不适合日常穿,我身边喜欢汉服的朋友就买过很多双翘头鞋,但是除了参加活动会穿以外,几乎不会穿,平常穿汉服也会搭配日常的运动鞋,据朋友说,不穿翘头鞋是因为硌脚。
二、登云履
登云履名字由来是道士作法时所传,所谓能升入云端的鞋。
登云履与翘头鞋有很大不同,登云履的鞋底很厚,在日常生活中穿着也很方便,例如登山游玩,登云履的鞋底很厚,结实耐磨。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时就有登云履这个款式,但是在清朝时较为流行,这类鞋子通常会有云头装饰,被称为云头登云履,相比较清朝时的花盆底鞋子,登云履穿着更加舒适方便。
三、方舃(xi四声)
古代鞋子有一个共同点特点:男方女圆。方舃是指方形复底之鞋,舃也是鞋子的意思,这个款式的鞋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或者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因此被称为方舃。
相比较翘头鞋和登云履,方舃看起来更加简单,但是有一种独特的吸引人的风格,方舃穿起来十分简单舒适,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试。
四、皂靴
皂靴多是黑帮,鞋底有粉底皂靴、白底皂靴等,在古代,皂靴也被称为官靴,不同的官职所穿的皂靴也有很大讲究,像平民百姓一般是穿不了皂靴的。
五、古代形容女子鞋子?
三寸金莲,步步生花,步步金莲
六、古代鞋子叫什么?
古代鞋子名称很多:
1、履---是汉以后鞋的总称。
2、秦朝时期,古代称鞋为屦,履为动词,是“践”、“踩”或“着鞋”的意思。
3、 屐──种鞋底装有双齿的鞋子,它主要是用木料为主,称木屐。
4、 舄──古代一种加有木底的鞋子,在古代的诸鞋中,以舄为贵,舄的穿着只限于朝勤、祭祀时穿用,而履随时可用。舄是双底,木制或注蜡,以防潮湿。
5、 靴──种高度在踝骨以上的长筒鞋,原为北方游牧民族穿用,多为皮革制成。我国在三千八百多年前,已有皮靴出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靴才开始流入中原。
6、 旗鞋──俗称“花盆底鞋”,是清代满族旗人妇女穿的一种高底鞋,鞋子为木底,由于满族妇女从小骑马,从不裹脚,她们习惯穿这种鞋,尤其是贵族妇女,普通穿这种鞋,所以称为“旗鞋”。
七、古代妃子鞋子描写?
红色的鞋精致小巧,鞋头为尖形,微微上翘,做成了凤头的样子。鞋边上有刺绣,绣着淡蓝色的牡丹,银丝线勾。用帛缠足,脚纤小弯曲如新月状及弓形。“缃裙斜拽露金莲。”
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台跳舞,飘飘然若仙子凌波。
八、描写古代女子鞋子?
红色的鞋精致小巧,鞋头为尖形,微微上翘,做成了凤头的样子。鞋边上有刺绣,绣着淡蓝色的牡丹,银丝线勾。用帛缠足,脚纤小弯曲如新月状及弓形。“缃裙斜拽露金莲。”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台跳舞,飘飘然若仙子凌波。
九、古代儿童刑法?
我国古代,王为了体现仁政,对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会宽大处理。西周时期,立法者就认识到年龄与认知、控制能力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恤幼思想,《周礼•秋官•司刺》就有“赦幼弱”的规定。
秦简《法律答问》记载,秦代对身高未满六尺的人犯罪予以宽大处理。
汉代再次以年龄大小作为刑事责任能力的标准。东汉时规定:“未满八岁,八十岁以上,非手杀人,皆不坐。”
至唐代,《唐律》成为中华法系集大成者,刑事责任年龄立法基本趋于完备。《唐律》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详细分类,分为七岁以下、七岁到十岁、十五岁以下三个阶段,并分别规定了除死刑以外,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不同情形。
到清代,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建立了更严格的条件限制。雍正年间,两个小孩一起挑土,其中一叫丁狗仔的欺负另一叫丁乞三仔的,不光让他挑重的,还用土块丢他,对方用土块还击,却导致其死亡。本来丁乞三仔已年满十岁,触犯死刑,不适用恤幼的相关规定,但雍正了解前因后果后,作出判决,此案情有可原,免其死罪,减刑发落并赔偿丧葬费。
十、古代儿童故事?
古代儿童的小故事篇1:凿壁借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