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毛线裤的织法是:裤脚起头针数的确定,用皮尺绕脚踝部一周,量出实际尺寸,再加1.5寸,乘以11。
1、即:起头针数=(实际尺寸+1.5寸)*11。
2、用13号毛衣针起头,编织单罗纹40行。
3、从第41行开始,改用12毛衣针编织平针。
二、确定加针次数(每次加2针)。用皮尺在膝盖与大腿根部的正中间(以下简称“大腿部”)位置,量出实际尺寸,再乘以11针。即:大腿部的实际针数=实际尺寸*11。
从41行至大腿部将要加出的针数=大腿部的实际针数—起头的针数。
加针次数=从41行至大腿部将要加出的针数/2。
三、确定每几行加一次针。用皮尺量出脚踝至大腿部的实际长度减去3寸,再乘以13,就是将要织出的行数,即:将要织出的行数=(脚踝至大腿部的实际长度—3寸)*13。
每几行加一次针=将要织出的行数/(将要加出的针数/2)。
四、确定大腿根部的针数。用皮尺量出大腿根部的实际尺寸,再乘以11。即:大腿根部针数=实际尺寸*11。
五、确定横裆的针数。横裆针数=大腿根部针数—大腿部针数。
六、加出横裆针数。大腿处开始,每3行加一次针、每一次加2针;加够横裆的针数,最后举轮加针后再织3行,加出的针为三角状。加针次数=横裆针数/2。
七、两只裤腿的横裆处合并收针。
八、臀围至裤腰的编织。
1、确定减针点(前后各一点),每一点减两针,每一次共减4针。
2、确定减针次数。
用皮尺量出实际腰围正纳信尺寸,再乘以11。即:腰围针数=实际腰围尺寸*11。
用皮尺量出实际立裆长度后,再乘以13,就是要织出的行数。
即:将要织出的行数=实际立裆长度*13。
减针次数=[臀围针数(大腿根部的总针数)—腰围针数]/4。
3、确定每几行减一次针=(实际立裆长度*13)/减针次数。
九、织裤腰。按腰围的针数不加不减织20行,然后,将毛衣针上的线圈与腰根部合并收针(裤腰茄伏成双层状)。
十、用钢丝发卡将松紧带穿入毛裤腰里。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