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男子战靴到女性修身利器,高跟鞋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86服饰网 2023-02-27 06:34 编辑:admin 263阅读

玛丽莲梦露也曾经说过:“穿上高跟鞋让我感觉我可以征服整个世界。”

没错,当你把高跟鞋踩在脚下的同时自己身体挺拔了,更加凸显自己的身材,行走起来更加美丽动人。

所以高跟鞋作为现代女子鞋柜里必不可少的一种鞋子受到全世界女性的追捧。在人们脚踩高跟鞋的同时,又有没有想过高跟鞋是为何来又怎么发展的呢?

一、外国高跟鞋的诞生

古埃及时期就出现了一种和高跟鞋很相似的鞋子,因为当时的高跟鞋发明的初衷是为了在宗教仪式中,以示郑重,所以高跟鞋也就是身份的象征。

后来农民为了在夏天工作时避免陷入土里,便会穿着高跟鞋下田耕种,所以这种高跟鞋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而真正意义上的高跟鞋据传闻是来自于15世纪的威尼斯,一开始是一富商为了不让老婆出去乱跑,找鞋匠定制了一双后跟很高的鞋子,希望老婆走路更加吃力,从而没有办法天天出门。

但是后来等他老婆穿上鞋子的时候,在高跟鞋的衬托之下,老婆却变得身体挺拔,身材曼妙,甚至在行走的时候更加美艳动人。

从此她便穿着高跟鞋四处拜访,这样让一些的姐妹看到后,纷纷模仿定制,就在女性之间大肆传播。于是高跟鞋就开始出现在女人脚上的,很快普及开来。

而到了中世纪,欧洲开始流行一种“软木高底鞋”。因为中世纪的欧洲非常黑暗,根本不用说卫生意识,街道上到处都是垃圾、粪便、污水。而人民为了避免弄脏鞋子,便在鞋底垫上高高木块,绑上绳子,后来就演变为木软木高底鞋。

这种鞋先是受到爱好骑马的欧洲贵族的青睐,于是高跟鞋先在贵族圈里流行,在起初高跟鞋可是爷们的象征。

欧洲的男性贵族非常重视外表样貌,而穿上高跟鞋后有增高的效果,和他们的高人一等社会地位相匹配。

而在经常征战波斯人眼中高跟鞋可以很好的勾住马蹬,还能防止靴子陷入厚厚的马粪或泥土里,从此高跟鞋被广泛运用到骑兵队中,后来成为骑士的象征。再到后来,欧洲的贵妇们也竞相模仿,高跟鞋在欧洲盛行。无论是男人女人,还是士兵贵族,脚下都踩着高跟。

二、国内传统高跟鞋的前身――木屐

中国的“高跟鞋”最早可以追溯到2200多年前的周朝,据出土的相关记录,周朝女性所穿的礼履,就是一种圆形的鞋头,高高的鞋底的鞋子。

《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中描述“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便是比喻远远的看上去,就像人站在一个台阶一样,可见当时的鞋子有多高。

而随着时间推进,高跟鞋也不断发展更新。而到了魏晋时期已经发展为木屐高跟鞋和活齿木屐,其中属木屐高跟鞋最为流行。据《南史》记载,南朝宋武帝登基前就是一个做木屐的行家,刘裕皇帝在夺取江山后也不忘旧业,下朝后依旧以做木屐为乐。

这个时候的木屐,既用于出行也用于居家,在《世说新语・忿捐》记录晋人王述性情急躁,用餐时想要用筷子戳刺鸡蛋,但是戳刺之后鸡蛋却完好未破。便一时间暴怒将鸡蛋掷地,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之后王述便“下地,以屐齿碾之。”

这就很好说明了当时的木屐是在家中穿着的。而活齿木屐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活动底齿的鞋子据传是由诗人谢灵运发明,所以也称做“谢公屐”。

为了登山时能够保持人体平衡,更加的省时省力,于是这种木屐利用榫头、插子和两枝活动制成能够以拆卸组装的齿屐。在上山时,将木屐的前齿木板拆下,只用后齿木板作为支撑,后高前低就能有效防止上坡时滑落。

而在下山时,则取下木屐后齿板,前高后低又可以增加阻力,反之能向下倾。不仅上山省力,下山时也同样容易。

诗仙李白还曾经为“谢公屐”题笔写下“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这一名句。表达在当时这种鞋子在当时代表谢公等其余文人墨客潇洒清高的风度,和上山下水无所不能的豪迈气概,在当时文坛之中刮起一股着屐上山之风。

到了唐宋时期,高跟鞋逐渐演变,下底开始变得窄小,底最高至三寸多,很适合身材矮小的女性。能增高将近10厘米,但这种鞋子也有缺点,就是太过笨重,如脚踩砖头。

在宋代书法家米芾的《唐文德皇后遗履图》的曾清楚的记录唐代长孙皇后有一双高跟鞋,该鞋“以丹羽织成,前后金叶裁云饰,长尺,底向上三寸许”。

这种鞋鞋底高三寸多,取了一个非常有诗意的名字“晚下”,往下意思是鞋底是慢慢落下的。

这种高跟鞋在宫廷贵妇、闺秀千金中十分盛行,即“妇人短者着之”。

到了宋代,民间受益人开始在木屐的基础上用纺织品来制作鞋面,将以前粗糙的绊索,宋代这种纺织木屐在当时被称作“高齿帛屐”。

随着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将原本的耕地转变为牧地,也带来了先进的皮革制作工艺。继而木屐鞋面材料又多了一种选择,既兽皮制鞋面,这种皮革材料制成的木屐被当时的人民称作“木高齿皮屐”。

由于皮革防水性,所以这种“木高齿皮屐”在雨天的使用最为频繁。

三、高跟鞋不断完善――弓鞋、高底鞋

弓鞋的出现――防走光缠足,起于北宋,兴于南宋,在明清二代是达到鼎盛,出现了“三寸金莲”一说。明代盛行裹脚之后,原先的高跟鞋因为裹脚带来的畸形也已不能再用。

便有人设计出专门为“三寸金莲”量身打造的高跟鞋。即在原先鞋子鞋后跟处的基础上垫加上一个小圆木柱,于是原先的双齿木屐变为单后齿木屐,原先的纺织、皮革材料的基础上,新用丝绸作为鞋面的鞋子也开始出现,也称作“弓鞋”。

但由于裹脚导致脚畸形,走路本就困难的情况下,穿着这样的“单齿高底鞋”导致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脚尖处,导致走路不稳,摇摇晃晃颤颤巍巍,难以远行。

而在当时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妇女的衣裙要曳地,但其实这不单单是为了美感,其主要的目的是防止“走光”。

在封建专制严重的明朝,妇人所穿的衣物是要将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包住,但是衣服太长也不便于行走,于是“衣曳地则覆履,惟见底,故底高。”

这种高跟鞋将原本拖曳在地衣服提至鞋子处,在遮住全身的同时也变得更加便捷。

由此可见明朝女性的高跟鞋,既是得女性身材更加高挑,且娇喘独步,更惹人怜爱,最主要的功能使防止“走光”。所以在当时“小脚穿弓鞋”成为了全国上下的追求。

高底鞋的传播――小步娴雅,慢行端庄而清朝作为满族人民入主中原,一直积极推行汉化政策,但唯独对汉族妇女缠足无比反感,下令禁止满族妇女缠足。

而满族妇女也有他们专属的民族“高跟鞋”,“八旗妇人履底厚三四寸,圆其前,外衣通长掩足”。

其大致形制是鞋底中间有一较细木块,一般长5到10厘米左右,最高甚至能够达到25厘米。

这种满族“高跟鞋”大致有两种,分别是马蹄底和花盆底。

而这种高底鞋来源据祖上所传是满族“削木为履”的习俗,在过去满族妇女需要上山采果充饥,而为了防止地面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上木块。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

随着制作工艺愈加成熟,这种鞋子也愈加精巧,最后发展成了高底鞋。

而所谓“马蹄底”就是在鞋的中间高出数寸,中间微细,下端作方形,故而鞋底面呈现出上细下大、前平后圆,其形状及落地后的鞋印都很像马蹄,所以称作“马蹄底”。另外一种鞋的底面呈一种上宽下窄,呈倒梯形的花盆状,所以称做“花盆底鞋”。

大部分“花盆底鞋”用白布包裹,然后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镶上底跟。清代爱美的满族妇女便在这种木底的丝鞋由于木跟不着地的地方,采用刺绣手艺或者点缀珠宝对其进行装饰。

而除了在“高底鞋”木跟不着地的部分用刺绣、串珠点缀,还在鞋帮鞋面处上加上刺绣或者是加上装饰片,有的还在鞋尖加上了一种用丝线编成的穗子。

一般穿这样的“高底鞋”的女性大多是十三四岁以上的满族贵族中青年女子。因为鞋子底部厚而且接地面积小,穿鞋的人走路没有办法走快只能缓步慢行,但这反而显出女性的婀娜多姿、袅袅婷婷,轻盈娴雅,端庄秀美。故而通常都有一丫鬟在旁牵扶,更显大家闺秀的女性美,相当有感觉。

这在当时清中期的宫廷里相当流行,并且逐渐传至民间。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不断浸入,将西方的鞋文化也带到了中国,以高跟鞋为代表的西式女鞋逐渐在国内流行。

随着清政府的覆灭,中国建立起了第一个民主政权――中华民国,“放足”成为了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使得西式高跟鞋甚至成为社会的主流。

这个时候的西方传过来高跟鞋已经和现代的基本一致,这也标志着中国高跟鞋经过不断的演变,同西方不断融合,最终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

高跟鞋自古以来本为男人所用,却逐渐变化成为女生的专属品,从之前男子战靴变成了女性修身利器。

而高跟鞋不断变化的背后却蕴含着复杂的社会观念、习俗变化。

也标志着古代女性从古代男人的附属品,由男人掌握女性的审美权和话语权,到拥有独立人格近代女高跟鞋的演变。更标志着女性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得到大幅提升,从顺从到独立,才是高跟鞋背后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