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席正规场合,穿中山装可以装饰口袋巾吗?
不可以。衣服口袋装饰口袋巾是西服的正装穿法。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发明的中国近代服装,上衣的上下各有二个口袋,且有翻盖,除了左胸口袋内可以插钢笔外,其余任何物品都不能插。
不可以的,中山装的风格就是庄重。
二、别被影视剧骗了!真实的国军军装是这样
北伐战争时期: 1924 年1 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官学校,聘请苏联顾问,并仿照苏联红军的建军原则和军事制度,训练武装干部。此时国民革命军军装摒弃了北洋政府竖简章的日式军装样式。无论官兵,一律着灰蓝色军装,戴大檐帽。虽有军职,但服饰上无标识。
抗战以前: 国民党军队的上衣以中山装为基本标准,但各个时期均有所不同的变化,上衣的衣领、口袋的式样以及布料的色泽都有所变化。直到1936年1月20日,国民党颁布的《陆军服制条例》之后,才将所有军服的制式明文统一。式样统一以后的标准为中山装上衣,衣领较宽,胸口袋无褶襞,袋盖中央有尖角,胸口袋上缘是平齐的,位于第2颗扣子处。其他方面则和以前的军服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军服受日本军服和德国军制的影响而成。但由于北伐时期的大盘帽制作不易,且不符合野外实战需求,因而出现了一种圆筒型布制小帽,这种布制小帽应是来自于德国军事顾问的设计,其基本形式采用北欧式“滑雪帽”,与二战时期德国士兵所配用的帽子及其相似。这也是影视作品中最常见的,不过并非所有军装都为土黄色,也并非所有军装都贴有胸牌
抗战前期: 1936年军服新规范颁布还没有两年,全面抗战就开始了,因此在抗战期间,当时军服多系棉织品,制式不够统一,尺寸长短不适,材料粗脆者多精细者少,穿着后运动呼吸不自由,外观上亦不能表现军人之威武仪表的弊端,因此国军于1942年10月,研究拟制了《十年军服具体实施办法》颁布了一套新的军服办法。
抗战后期: 抗战后期,随着美日战争爆发,中美结为同盟,因此国军部分部队改换美式装备,首先从远征军、驻印军开始,装备美军枪械、被服、装具,请美国顾问帮助训练,相对于以国产装备为主的“国械师”来说,这些部队被称为“美械师”。抗战结束前后,至1946年10月,共装备、训练陆军40个师和5万部队,这些部队基本穿着美式军服。因此,国军换装是从1942年开始的,而并非是抗战结束以后的1946年,一些影视剧中抗战结束后“一夜之间国军全部穿上美式军装”,是不科学的
解放战争时期: 由于从前的“国民党八百万美械部队”之说深入人心,后来在反映“国共内战”时期的影视作品中,国军士兵皆清一色美式钢盔,手中不是汤普森就是卡宾枪,但真实的情况远没有那么乐观。
1946 年3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的六届二中全会中提出了对军队装式重新进行规定并统一制作的要求。其后,国防部颁发了相关改进样式,并在军中逐步换装。新式军官服由美式大檐帽加立领军服组成。校官及以上的军服主要为深绿色,尉官新式军服的颜色则要浅一些。实际上由于外交失败,真正采用这个军装的大多数是军官,且没有美式翻领而是更符合国人的立领装,甚至有些部队会出现头戴美式军帽,身穿灰色军装的情况。
三、中山装有几个口袋,几个钮?
中山装的最初款式:上衣为立领、前门襟、9粒明扣,4个压爿口袋,背面有后过肩、暗褶式背缝和半腰带。1922年中山装改为立翻领、7粒扣,下口袋为老虎袋。后又改成现在的款式:上衣为立翻领,有风纪扣;衣身三开片,前门襟,5粒明扣;4个贴袋,各有袋盖及1粒明扣,上为平贴袋,下为老虎袋,左右对称;左上袋盖靠右线迹处留有约3cm的插笔口。高档中山装,在袖口部位有3粒饰扣。与中山装配套的裤,一般采用同料同色的西式裤。
四、中山服”上衣前身四个口袋所指“国之四维”是
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
五、正规的西装三件套包括上衣、背心、裤子共有几个口袋
如果因为往口袋里乱塞东西而有损你的风度和形象,那真是莫大的遗憾。
正规的西装三件套包括西裤、背心、上衣,共有14个口袋,每个口袋的作用各异,不要张冠李戴,混淆一体。
西装上衣两个下袋用来盛放松、软、薄的东西,诸如纸巾之类,切不可装得鼓鼓囊囊,给人窝囊囊疲塌之感。上衣左胸上袋也叫手巾袋,专插装饰性手帕,也可以放一些厚硬的如名片夹等东西,使胸部显得丰满平挺。主衣内袋可用来放重要证件、凭证和钢笔,有的上衣还有直口内袋,专用于放眼镜。
西装背心的上下四个口袋用于放名贵的小件物品,如戒指、打火机,千万不能像摄影背心那样塞得满满的,显得呆笨。
西裤的左右插袋用作插手取暖和放放烟盒等厚硬的东西。裤了右边有个放手表的表袋。西裤两个后袋,右边的用来放手帕,有钮扣的左后袋则用来放钱包,记事本之类的东西。
西装通常适合在正式场合下穿着,所以西装口袋的正确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