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绝妙的寒江独钓图,一个孤独寂寞的渔翁形象 是哪个诗句?

86服饰网 2023-03-17 17:12 编辑:admin 212阅读

一、一幅绝妙的寒江独钓图,一个孤独寂寞的渔翁形象 是哪个诗句?

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谁能赏析一下孙光宪的渔歌子

渔 歌 子

孙光宪

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声宿雁霜时节。经霅水,过松江,尽属侬家日月。

渔夫樵子的生活,向为骚人墨客所羡慕。王勃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滕王阁序》),张志和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这些句子都是人们所熟悉的。孙光宪生长在动乱不已的五代时期,对于渔翁的生活自然也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词集中,存有两首《渔歌子》,此为其二。

“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一开头就把我们带进了渔翁惯过的宁静秋夜。一叶小舟,穿行在时明时灭的萤火之中,那小虫仿佛是为渔舟导航,又好象是来陪伴渔翁的,纸面如同生活,充满着无限的情趣。夜是清凉的,水虽有些冷意,但辽阔的东湾任凭渔人驰骋,无拘无束,毕竟快活得很。秋风浩荡,固然令人惬意,笛声悠扬,更可使人舒情。一轮皓月,映照着广阔的江面,波光微茫,比往日更具澄净与清冽。渔夫的天地比别人宽广,心境自然也比别人疏旷。这是上片。

下片写了渔翁的暂泊小栖。“杜若洲,香郁烈”,词作也许并未脱去“花间”的艳彩,但是江中沙岛花草芳菲,此情此景一般人是难以领略得到的。接着写秋夜霜早,已经安睡的野鸭子因被人打扰,毫不客气地惊叫一声,好象有意要打破这秋夜的寂静。这种气氛一反诗人悲秋的老调,丝毫没有那种萧瑟之感。“经霅水,过松江”两句,写了渔翁暂泊之后的继续前行。霅水,在浙江吴兴。松江,为今上海郊县。东晋张翰为官洛阳,因秋风起而想到家乡鲈鱼堪脍,说的就是松江。张志和《渔歌子》也是以霅水之畔的西塞山前作为背景的。这里是泛指渔翁生活的水边河畔。至于用了一个“经”字、一个“过”字,则是为了表现渔翁行船的自由自在,一箭风快。最后一句紧承上两句,既把神州大地的一切江河湖泊统统赋予了渔翁,同时,又是作者贪羡渔翁生活的感情流露。

这首词情景交融,景为渔翁设,情为渔翁发,而且所有的情景都统摄于清秋的夜色,融时间、空间于一炉,场面浩大,而用笔集中,艺术上也显得疏密有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潇洒欢快的“渔翁夜行图”,弹奏了一支宁馨明朗的“渔夫秋情曲”,在剪红刻翠的“花间词”中别开了一番生面,的确值得一读。

三、诗歌鉴赏《好事近渔父词》

渔父词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锦鳞拨剌满篮鱼⑴,取酒价相敌⑵。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作品鉴赏第一首(“摇首出红尘”)开头一句表明自己放弃官场生活的坚决。“摇首”二字很形象,既对“红尘”否定,又不置一辞,这是一种轻蔑不屑的态度,亦如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诗所云“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之意。何以如此,词人未点破,紧接的一句只把原因推到自己的志趣与官场格格不入。一旦“摇首出红尘”,作了个烟波钓徒,才能“醒醉更无时节”。这两句语言明快质朴,同时又极传情,一种超脱尘世的轻快感溢于言表。三、四句则进而写渔父生活,兼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词和柳宗元《江雪》诗之意。这里,渔父生涯既不全然像“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那样浪漫,又不全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3]”写的那样苦寒。“绿蓑青笠”,白鹭桃花,“披霜冲雪”,独钓寒江,都是词人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后片切然个断面,进一步表现闲适生活的可爱。江湖上也有风浪,但与官场风波比较,则显得可爱多了。而到“晚来风定”时候,更有一番景致:新月当空,钓丝不动,水平如镜,上下天光,表里澄彻。作者用洗炼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清雅的图画。“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写水静,空静,一切皆静的周围环境。而这幅静态的画面上,作者最后加上奇妙的一笔——一只缥缈的孤鸿,明灭于远空,那是静的背景上的一个动点,而它的动感不是来自位置的移动而是来自光线的变化。这画境还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那风平浪静的江景,显然是词人“澄怀”的反映;那“缥缈孤鸿影”,也是一个自由出没于江上的幽人的写照。第一首词上片以抒情起,下片以写景结,用简笔勾勒出词人闲适生活的一个断面。词中写实与象征手法结合,意境完整高远而又空灵。第二首(“短棹钓船轻”)上片描写打鱼归来江上的景色。“短棹”二句,在晚烟笼罩的辽阔江面上自己的钓船悠悠划来,桨短舟轻,江水清澈碧绿。抬头仰望天空,塞雁与海鸥在天空分飞,平分江天秋色。此二句既点明时间是在秋季,又以天上飞鸟为江景平添一片生机。下片描写渔父满载而归的喜悦和豪情。“锦鳞”二句极为生动地描写了篓中活鱼欢蹦乱跳的景象,锦鳞是视觉印象,鱼鳞用一“锦”字,足见其美,透露了词人对鱼儿的喜爱。“拨剌”逼真地描写活鱼振鳍泼尾之态,鱼儿的鲜活可想而知。“取酒价相敌”,意谓可将鲜鱼换酒,价值相抵。打鱼换酒,表现了他的豪饮和旷达。最后“风顺”两句,写他在江上扬帆随风而归,无人可以留住他,暗示自己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江上感到十分惬意,谁也阻挡不了他自由生活的决心。词人笔下渔父的生活悠然自得,实际上寄托了他的理想。远离人世、放浪不羁,旷达超迈、豪情满怀,这是词人的自我写照,也是他晚年词作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