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适合中老年人练习吗?
一、老年人可以辟谷吗
二、中老年人辟谷养生八大原则
老年人可以辟谷吗
1、“辟谷”从字面理解,即限制米谷食物摄入之意。不过,真正的“辟谷”并不是完全不吃东西,而是限制饮食,可以吃些粥之类的清淡饮食,并少量食用松子、茯苓、白术等,将人体新陈代谢调节至较低水平,减轻胃肠负担,让胃肠得以休息,从而达到养生目的。
2、虽说“辟谷”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养生之法,传统中医吸取了部分道家养生精华,但是这一方法只适合训练有素、修炼得道的人,一般人并不建议尝试。
3、关于“辟谷”,不少人夸大了它的神奇功效,有些人甚至把辟谷描绘为可以医治百病的灵丹,似乎经过几个周期的“辟谷”,绝大多数顽疾都可康复,这显然与客观事实不符。
4、老年人、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孕妇和乳母、体质虚弱的人不适合辟谷。这些人群各个脏器衰退、发育等不健全,长期不进食有碍自身脏器功能正常运转,不利于胎儿、新生儿和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5、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适宜“辟谷”,大致有:
5.1、患有肾功能、肝功能、心功能等脏器功能障碍的人。采用不得当的“辟谷”,长时间不进食,反而增加脏器受损程度,威胁生命。
5.2、患有营养不良的人。本身身体就缺乏多种营养素,再加上长期不进食,营养缺乏症进芦橡一步加重,各个脏器就不能正常工作,身体代谢紊乱,引起免疫功能受损,出现感染等多种并发症。
5.3、糖尿病病人。这部分人的血糖稳定是最重要的,而长期不进食食物,会引起血糖的很大波动,就容易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有害身体健康。
5.4、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长期不进食会使人体的消化系统功能减退、肠黏膜的萎缩、肠道菌群的移位等,或加重胆结石、胃溃疡、败血症等。
5.5、患有恶性肿瘤、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大手术后的病人。这些人群疾病的代谢特点就是每日消耗的热量较高,需要所谓的“高营养”,而如果长期陪乱旁不给热量,这无形当中增加了疾病的进程,有害健康。
6、“辟谷”是一种极端的养生方法,只适合少数常年修炼有素的人。而常人断食容易引起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感染病毒,健康更无从谈起。对于那些本身患有慢性病、体弱的人士更不可轻易尝试“辟谷”和断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中老年人辟谷养生八大原则
1、服气是辟谷的前提,练辟谷者必须先练服气。辟谷层次要逐渐提高,确定辟谷时间要量力而行。
2、辟谷陪亩时要尽量避免不蹲,如下蹲后应慢慢立起,睡在床上也要慢慢的起来,不要急速爬起,避免过分剧烈的动作。
3、辟谷后舌苔变厚,口中吐臭气,皮肤也会有酸臭味,小便变黄变浊,无大便或拉稀便如便似酱油状、柏油状,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是身体排毒的表现。
4、辟谷时会有气冲病灶反应,在正邪相博之时会把隐病激发出来,出现这种现象时要正确理解,不要害怕有此反应是身体好,气感强、祛病快的表现。
5、最好在晚上10时结束辟谷,同时进食少量稀粥,然后立即打坐。这时练功只是放松入静,没有运用意念,时间愈长愈好。此时打坐效果显着,有人辟谷时还无气感,此时才有气感。
6、恢复饮食后不要马上进补,要有三五天的缓慢恢复期后才正常饮食。
7、辟谷者要乐观豁达,心平气和,整个辟谷期间都要保持心情乐观和情绪稳定。
8、为治病而辟谷者,并非辟谷时间越长、辟谷层次愈高愈好。病重、体弱者辟谷时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辟谷是一种养生方式,适合中老年人练习。
建议最好不要 因为老年人体质比较弱
中老年人辟历段谷散态养生八大原则
老年人可以辟谷吗
1、“辟谷”从字面理解,即限制米谷食物摄入之意。不过,真正的肢掘誉“辟谷”并不是完全不吃东西,而是限制饮食,可以吃些粥之类的清淡饮食,并少量食用松子、茯苓、白术等,将人体新陈代谢调节至较低水平,减轻胃肠负担,让胃肠得以休息,从而达到养生目的。
老年可以练那些中国柔术
在石路街道彩香一村南区社区有位居民,被大家公认为“筋骨倍儿棒、身体倍儿柔”,她就是会“柔术”的朱南芬。说起柔术,可能大家并不是那么熟悉,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柔术就已经逐步形成,作为杂技家族中一个传统项目,被誉为“超越极限的人体艺术”。“它强调的是身体、筋骨的柔软性,对一个人的平衡感要求也很高。”朱阿姨说。
花甲之年开始练“柔术”
8年锻炼贵在坚持
记者了解到,朱南芬今年68岁,但看她做柔术的动作,完全不逊色于十几岁租耐的小丫头。两手自然张开,腰背挺直向前倾,右脚离地抬高到最高点,左脚伸直,稳稳地站在地面上,缓慢而有力度。再看她的神情,淡定自然,没有一丝颤抖,如果要保持这个姿势几分钟不变,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随后,记者又看到朱南芬完成了劈叉、下腰等高难度动告雀作,轻轻松松,一点不勉强,而且动作都十分规范。事实上,朱南芬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身体柔软,也没有任何舞蹈功底,不少人听说她练“柔术”的时候已经60岁,都不禁张大了嘴巴。
“一开始的时候真的很难,毕竟一把老骨头了,要弯腰,要劈叉,感觉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后来跟着师傅练,每天6点多出门练1个小时,坚持一年多后,这些动作竟然都能做出来,我自己也觉得很神奇。”朱南芬说道。
每天早上,朱南芬都准时出现在社区服务中心旁边的小公园里,慢跑、深呼吸、压腿等热身活动一样不马虎。
如今已经第八年了,从完全不会到驾轻就熟,过程中朱南芬也有过偷懒放弃的念头,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弯腰感到很困难,再加上本来身体就虚弱,练一会就累了,一度灰心丧气。“总感觉自己力不从心,但又不甘心就这么放弃。”为了尽快把动作做出来,,她又加大强度,有好几次都差点扭伤自己。“当时没掌握好方法,就知道使蛮劲。”后来师傅跟她说:“这项锻炼是急不得的,一定要慢慢练,循序渐进才能进步。”朱南芬这才调整好心态,按着师傅教学的速度一步一步练起来。渐渐地,弯腰从水平到30度、45度、60度,最后能垂直抱膝,每进步一点,朱阿姨就特别高兴。
“柔术”是很多运动的基本功
学会“柔术”做瑜伽就简单了
“柔术,最重要的是气,气息一定要匀畅,动作一定要到位。柔术在很多运动中都有涉及,属于一项基本功,像现在年轻人比较流行的瑜伽,如果会柔术,做瑜伽就很简单了。”朱南芬说,呼吸是很重要的,要做到缓慢而均匀,用好腹部的力量。如今,朱南芬能把脚从侧面向上抬高,一直贴到耳边,对她来说,这也是一项每天必练的基本功。“练柔术的人并不是很多,现在年轻人大多都去练瑜伽、普拉提、健身操等一些比较流行的运动。我们平常一起练习的也就四五个人,都是像我这样上了年纪的。我感觉运动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每个人锻炼的目的、喜欢的方式不同,选择也会有所不同。现在,柔术对我而言就是一项兴趣爱好,既能让我身心愉悦,又能强身健体。”
练功之余,朱南芬袜型早经常跟小姐妹出去旅游,穹窿山、西山、东山……只要有时间,就出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现在虽然年纪大,退休了,但很多时候也走不开,要照顾外甥。”说起外甥,朱南芬特别带劲,“外甥放暑假,天天到我这来学柔术。我跟他说,一定要练好基本功,基本功做好了,做什么都不难。”在生活中,朱阿姨也是这样教导小一辈的,“特别是在学习上,现在外面各种诱惑很多,很多小孩子都静不下心来,但学习必须要沉得下心,多动脑,学好基本功,从小就要学扎实了,以后学难度大的就简单了。”
柔术帮助她
塑造“外柔内刚”个性
“凡事贵在坚持,只要熬过最难过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怕了。”记者了解到,朱南芬还是个沪剧迷,她小时候是上海人,对沪剧也颇有研究,她的哥哥是专业学沪剧的,有空就跟着她哥哥学。“学了柔术之后,气特别顺,对唱沪剧也很有帮助。但我也只是随便唱唱,比起台上的演员差多了。”朱南芬谦虚地说。
翻开朱南芬的相册,每一个动作都记录了她的老年生活,她多次参与广场表演,称得上是一个“柔术界”的“老江湖”了。
尽管身体柔软,伸展自如,轻盈飘逸,但朱南芬却有一颗刚毅的内心,用时下流行的话说,活脱脱一个“女汉子”形象。社区的大小活动她都积极参与,还帮忙组织策划,在居民圈子中有很强的号召力。特别是社区邀请她表演“柔术”,她都是二话不说,立刻答应,也不计回报。她说:“社区活动很多都是老年人,我有这项才艺能够稍微展示一下,让大家乐呵乐呵,何乐而不为。”彩香一村南社区书记吴丽芬介绍说,朱南芬身材苗条,看着瘦弱,实际上强壮得很,邻居家里有什么要帮忙的,她都第一个站出来。“居民们提到朱阿姨都主动点赞呢。”
身体健康
是对小辈们最大的支持
说起朱阿姨为什么想学柔术,其实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身体。退休以后,朱南芬的身体一直非常虚弱,不但肠胃消化不好,吃不下饭,而且还经常失眠,睡不着觉,稍微动动就会有晕眩的感觉。
后来经周围好友介绍,朱南芬开始跟师傅练习柔术。“也许不是每个人都适用,但是对我而言,确实身体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