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服饰和故事?

86服饰网 2023-01-30 02:14 编辑:admin 193阅读

一、傣族的服饰和故事?

傣族即主要聚居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肥美、富饶的坝子--西双版纳。

服饰方面,傣族独具特色。傣族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傣族纹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卜各种动物、花卉、几何纹图案或傣文等花纹以装饰;

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

二、傣族人穿的裙子叫什么?

统裙是中国傣族妇女的传统服装,又作“桶裙”、“筒裙”,佤族、德昂族、景颇族的妇女也穿用。

统裙出现很早。唐人樊绰著《蛮书》载:傣族妇女“披五色娑罗笼”,指以娑罗布做的统裙或衣服。明人李思聪著《百夷传》载:“妇人……身穿窄袖白布衫,皂布桶裙,……贵者以锦绣为桶裙,其制作甚陋。”明《景泰云南图经》也说傣族妇女“衣白布窄袖短衫,黑布桶裙”。这是对“桶裙”一词的最早记载。

最初的统裙是以木棉为原料纺织的娑罗布(又称“桐华布”、“吉贝布”)制作的。统裙有长短二种,长者自腰腹及脚背,约3尺;短者自腰腹及膝盖,约2尺。通常先将土布织成方幅,然后稍加剪裁,缀联两头,成为桶状。裙上横向织有花纹图案,或染成各种颜色,表现出傣族妇女独特的审美情趣。

三、傣族的风俗习惯和服装?

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外地人到了傣家,主人会主动打招呼,端茶倒水,款待饭菜。无论男女老少,对客人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从不大喊大叫,不骂人,不讲脏话。

妇女从客人面前走过,要拢裙躬腰轻走;客人在楼下,不从客人所在位置的楼上走过。每户人家都备有几套干净被褥,供待客之用。

有的傣族村寨,还在大路旁建有专用于接待客人的“萨拉房”。 到傣家作客,还会受到主人“泼水”和“拴线”的礼遇。客人到来之时,门口有傣家小卜哨用银钵端着浸有花瓣的水,用树枝叶轻轻泼洒到客人身上。

走上竹楼入座后,老咪涛会给客人手腕上拴线,以祝客人吉祥如意,平安幸福。到过傣族村寨的远方客人都被傣族热情友好的接待所感动,留下难忘的印象。

二、傣族的服饰

傣族的传统服饰,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领短衫,肥筒长裤,也有少数人穿深色筒裙,用白、青、浅蓝、淡黄色的布包头;女子服饰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穿白色、绯红色或淡绿色紧身窄袖短衫,下着各种花样的长及脚面的筒裙,束银腰带,妇女发饰均很讲究,梳高发髻,并在发髻上插缀鲜花;也有用大布巾包头的。

德宏和耿马的妇女上穿齐腰短衣,下着色彩艳丽的筒裙,发髻位于脑后,余发散拖一绺在背后。服饰衣料过去为土布,现多为丝绸、细花布,更显傣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身材。

四、傣族的民族特点?

1、服饰: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傣族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男子纹身的习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驱邪护身、装饰身体。

2、饮食: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地区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傣族著名的香竹饭又称竹筒饭,外出劳动者常在野外就餐,用芭蕉叶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青苔松即可进食。肉类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善作烤鸡、烧鸡,喜欢吃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常吃的蔬菜有白菜、萝卜、笋和豆类。

3、建筑:栏式建筑是傣族居住的特点。西双版纳和德宏瑞丽一带傣族的竹楼别具风格。楼近方形,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地约7尺,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顶为双斜面,多覆以编成的“草排”。拾级登楼,有走廊、晾台,可以晾物、纳凉。

4、节日:傣族的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

五、傣族服饰标志?

傣族服饰的标志是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常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以白布、水红布或蓝布包头。

傣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各色紧身内衣,外罩紧身无领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筒裙,长及脚面,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德宏一带的傣族妇女,一部分也穿大筒裙短上衣,色彩艳丽。